1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主办的2020智慧中国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0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榜单”。由澳门新葡萄新京旗下主力企业汇信科技承建的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入选,并获评数字政府示范引领奖。“互联网+监管”,是国务院部署的“放管服”改革重大任务。浙江是全国最早启动“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的省份。近年来,浙江创新推进全省一体化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互联网+监管”浙江模式。目前,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是全国唯一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贯通和执法部门全覆盖的执法系统。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依照“313”架构进行设计,建设了三大核心应用执法监管、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同时,依托全省“一朵云”和大数据中心,建设了全省统一的执法监管数据中心,汇聚、整合各地各部门主体登记、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信用红黑名单等数据,目前已归集44个部门347类、总计6.06亿条监管业务数据,并实时自动上传至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数据“一网归集”“一网共享”。由汇信科技承建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刚刚迎来2.0版,以信用监管、精准监管、智慧监管为核心,成为可持续、可扩展、标准统一的更加智慧的监管平台。
“浙政钉·掌上执法”是全国首个统一推广的移动执法系统,它是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的移动端,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对象分类管理、现场执法检查、风险预警提醒、监管效能展示等五大功能。过去,去查谁、谁去查,由执法人员“说了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利于执法监管过程的公平公正。为提升执法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监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目前已梳理出38个执法领域执法监管事项共计6558个,监管内容36637项,基本实现清单以外无执法。“掌上执法”让监管规范化真正落到实处。前不久,义乌市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收到“浙政钉·掌上执法”推送到手机上的一条指令:对该10家燃煤锅炉生产企业开展检查。执法人员立刻前往相关企业现场,按照手机上“掌上执法”系统的表单,逐项对照检查,对存在异常的事项,通过拍照上传,现场蓝牙打印,由监管对象和执法人员分别签名确认,完成了一次检查。“一部手机全部搞定,执法过程标准化、电子化,高效又规范。”今年10月,湖州吴兴区卫健部门工作人员收到“互联网+监管”平台风险预警中心推送的一条网络线索预警,提示辖区内一家牙科诊所的消毒设备存在使用异常,涉嫌存在违反消毒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不到十分钟,执法人员就上门进行了现场处罚,并及时回收了相关医疗器械。“‘互联网+监管’平台风险预警中心和行政执法平台的融合,大大降低了原先地毯式检查的行政资源成本。”吴兴区卫生计生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浙江已建成全国首个省级风险预警处置中心,完成和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等20多个重点行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集成对接,形成了风险情况自动监测、预警信息自动推送、核查任务自动生成、任务指令自动下达、核查结果自动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平台发出风险预警线索并开展执法检查,确定问题主题的概率较过去日常执法检查提升了85.3%,有效提升执法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同时,基于“531X”信用体系,浙江创新开展“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探索将信用权重引入双随机抽查,开展差异化分类监管,“让好人放心经营,让坏人无处遁形”。截至今年6月,浙江已对全省262.66万家在册企业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利用信用监管,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集成了全省统一的双随机抽查监管系统,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本年度应用信用规则开展“双随机”抽查占比从2019年的24.1%提升至79.3%,应用信用规则后的问题检出率34.05%,比未信用规则的问题检出率高出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