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南京评价“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站在秦淮河,河上桨声灯影,岸边客栈林立,繁荣的过往,从眼前一一略过。
01、走在历史与现代中间
南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建筑?
对于一处城市建筑来说,充分诠释六朝古都的⽂化底蕴是首要命题,但满足繁复的园区使用功能,带动城市发展也同样重要。两者之间的平衡对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直到软件谷地标项目“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的出现,让建筑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边界感,自然到近乎消失。
这个由两座百米双子塔共生而成的建筑,在周围一众四四方方的办公楼中,以轻柔的流线外形脱颖而出,独具柔美特质。
说起这个独特的设计,设计指导董丹申老师表示灵感正是来自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
“从古至今,秦淮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道轻柔的身形。”这是董老师和整个设计团队对秦淮河的理解。
从业30余年来,董老师及其团队一直专注于建筑创作,潜心研究并构建“平衡建筑”理论架构。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思想基础源自于“知行合一”的传统哲学思辨,其核心即情理合一、技艺合一、形质合一。与此同时,其又通过“平衡建筑”纲领把设计、教学、科研等有机地协同起来,在各方面都展现了对自然、社会、人文、历史持续的情怀与坚持,以及追求“和合共生、情理合一”的职业价值观。
董老师的设计作品屡获大奖并发表于各类国际媒体平台 。迄今为止,共获得2项国家级奖,19项中设协行业一、二等奖,4项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1949~2009),7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银奖,31项教育部、省级一等奖,18项国际奖。受邀担任“美国 Architizer A+ Awards”“WAN世界建筑新闻网大奖”“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大奖(LeafAwards)”“欧盟设计教育奖”四项国际大奖评委代表著作有 :《走向平衡》《大学校园营造中的知与行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设计实践》《知行合一 :平衡建筑的实践》 等。
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从空间营造到情境再生、从技术创新到艺术表达,莫洲瑾积极投身建筑专业和行业的实践和研究,他的创作在多个维度始终以“突破建筑边界”的勇气面对传统的传承与对时代的回应。作品强调设计以最真实的态度,将建筑的本源要素与形式表达相统一,凝练了“形质合一”的设计方法;将城市建筑的诗意、文化地域的底色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相结合,提出 “人象共境”的设计思想。
近年,多项设计作品获得包括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1949-2009)、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国家教育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美国金块奖、A+ Awards 特别提名奖、伦敦设计奖、伦敦杰出地产大奖等在内的国内外一系列奖项。多篇学术论文被《建筑学报》、《华中建筑》、《城市建筑》、《工业建筑》、《建筑文化》等国内知名媒体和出版物收录发表。
代表作品:杭州奥体信达中心、温州凯迪中心超五星W酒店、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紫金院区、丽水文化艺术中心、中共诸暨县“一大”红色教育基地、枫桥经验陈列馆、绍兴文理学院更新、象山丹城基督教堂、舟山山海大观、义乌壹号院、义乌空中八面厅、绍兴黄酒小镇、绍兴枫桥古镇更新等。
设计团队
设计指导:董丹申
设计总负责人:莫洲瑾
建筑设计:雷斌、杨建祥、伊曦煜、孙云佳、吴和根、陈芑、杨帆
结构设计:金振奋、吴强、戎子涵
给排水设计:桑松表、蒋胜锋
电气设计:沈月青、李兆昱
暖通设计:郭轶楠、孙义豪
景观设计:楼炫炭、孙洞明、郭淑睿
在诠释传统文化的同时,董老师团队也把这个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的科技气息和创新特质融入到了建筑里。
所以,在现代性的体现上,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的立面肌理采以竖线条的玻璃幕墙为主,竖向线条也延伸至景观,形成对城市开放的广场绿地。营造出具有互联网公司特质的,简洁、轻松、高效的休闲场所。
秦淮河的韵律就这样融入到一个现代建筑里,合乎情,满足理。
作为澳门新葡萄新京南京首创之作,这个总建面9万方的地标性建筑,走在历史和现代中间,完美地诠释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平衡建筑观”设计理念。
传统和当代,自然和人,都在这有了很好的融合。
02、“平衡建筑观”在谈什么
事实上,“平衡建筑观”一直是董老师所在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输出的理念。
通过“通情达理”的方式使建筑“合情合理”,最终体现出⼀种“情理合一”的状态。
对此,董老师的解读是,“平衡建筑观”强调的是变化中的多元与包容,同样也倡导个性的自我表达,追求源于建筑本真的个人形式语言和建筑理念。
“情理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情理之间的平衡也是万物走向平衡和谐的重要途径。”
作为国家重点高校中成立最早的甲级设计研究院之一,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创了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等多个重点高校的设计研究工作。
同时,作为业界领先地位的大型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武汉图书馆新馆、上海宝安大厦、苏州沿海国际中心等多个公共地标建筑中展现了高品质的设计水准。在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平衡建筑观”渗透在方方面面。
而在“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董老师和团队更像是一个「城市协调者」的⻆色。平衡建筑与人、与城市的关系,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形象。
构想之初团队切入点很多,景观视野,建筑功能,城市形象,城市空间,当地文脉。建筑本身有形式表达,但又似乎消失在城市生活里,把关系、氛围、体验考虑进去,让人和建筑发生关系,产生连接。这是设计团队一直在做的事情。
而当情理平衡,融合得特别好的时候,建筑也有了自我的表达。
在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建筑可以变得更柔软,不再是坚硬的方盒子,而是变成了以轻柔的姿态相互呼应的双子楼,给城市带来了无限活力。
03、以城市建设者的身份,去思考探索
作为这个设计团队的领头人,回看自己的职业建筑师之路,董老师说的最多的是「自然而然」。
这句回答里,或许正是他对时代的顺从和自我的觉察。“其实没有什么艰难的抉择, 都是顺势⽽为。”
如果说当年走下讲台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那么近30年的职业之路下来,他却更加了解自己。
“选择建筑设计行业,是可以将创新与学术相结合的、长久行进的道路。”
当教学中的实践和实践过后的教学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后,广袤的设计旷野上带给他的是更多的启发。
建筑师的视角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学科、某个领域。站在旷野中央,他向年轻人发出呼唤,“跨出舒适区,视角更宏观,更融合。真正以城市建设者的身份,去思考和探索。”
以下是本次采访董丹申老师的精彩问答:
Q: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建筑设计行业呢?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从高校学者转型到实践领域?
A:从教师到职业建筑师的身份转变,这只是组织的工作安排与职业培养,自然而然地顺应了时代的变迁,接受了职业的磨练。这样的转变,并不需要多么艰难地去抉择,最大的差异其实就是工作场所发生了转变而已。在转变后的近30年里,我始终没有离开教学中的实践与实践中的教学,我想这或许也是我选择建筑设计行业的原因:这是一条可以将创新与学术相结合的、长久行进的道路。
Q:从事建筑设计以来,结合您的设计经历,您觉得区别于其他类型建筑,公共建筑应如何平衡与人与城市的关系?
A: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历程中, 大型公共建筑群和周边城市设计往往是一体化设计的。公共建筑不仅应该充分诠释当地文化,还必须满足繁复的公众使用功能要求,同时肩负起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使命。
公共建筑的关注点应该在于如何为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注入城市生活,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提供开放空间,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源动力。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平衡建筑与人,与城市的关系,扮演着城市协调者的角色,为最终形成⼀个完整的城市空间形象而不断努力。
Q:您能谈谈在本次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项目的设计中,您的灵感来源吗?
A: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秦淮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宋代成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两代近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从古至今,秦淮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道轻柔的身形。结合互联网企业高效互联、创新睿智的特性,我们希望建筑不是再是坚硬的方盒子,而是变得柔软,所以我们创作了一组以轻柔的姿态相互呼应的双子楼,给城市带来活力。
Q:“平衡建筑”作为浙大设计院的设计理念,通过“通情达理”的方式使建筑“合情合理”,最终体现出一种“情理合一”的状态。折射到“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项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A:“平衡建筑观”强调的是变化中的多元与包容,同样也倡导个性的自我表达,追求源于建筑本真的个人形式语言和建筑理念。情理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情理之间的平衡也是万物走向平衡和谐的重要途径。
在“澳门新葡萄新京数智中心”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历史与现代这两者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景观视野、建筑功能、城市形象、城市空间、当地文脉,这些都是我们设计时的思考切入点。
在布局上,澳门新葡萄新京的两栋塔楼是相互借位的,这样能使两栋楼都获得良好的秦淮河景观,同时双子塔也增强了建筑的城市形象,⻆部广场斜向打开,增加空间的公共性。建筑外立面以秦淮河“一道轻柔的身形”为突破点,使之在常规“方块形”办公楼建筑中脱颖而出,独具柔美特质。在现代性的体现上,立面肌理采以竖线条的玻璃幕墙为主,竖向线条也延伸至景观,形成对城市开放的广场绿地。营造出具有互联网公司特质的,简洁、轻松、高效的休闲场所。
浙大设计院有哪个或者哪些值得关注的项目吗?
A:作为国家重点高校中成立最早的甲级设计研究院之一,我们主创了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等多个重点高校的设计研究工作。同时,作为业界领先地位的大型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我们在武汉图书馆新馆、上海宝安大厦、苏州沿海国际中心等多个公共地标建筑中展现了高品质的设计水准。此外,在国家重点项目中,我们也为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如超重力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等提供了专业力量,同时还承担了像奥运会、亚运会这类国际盛事的部分场馆设计建设和结构咨询工作。在民生福祉领域,我们完成了杭州首个方舱医院,并积极参与智力与科技援藏等此类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来回馈社会。
Q:对于当下的建筑学学生,您给他们会有哪些建议?
A:建筑师代表着创新、思考与责任。如今的社会变化迅速,面对新的矛盾冲突和新的变革机遇,都需要建筑师跨出舒适圈,以城市建设者的身份,拓展建筑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而在校园学习的学生,也应当产生这样的自觉,以更宏观、更融合的视⻆,去展开跨学科,甚至跨行业的探索和思考。
【免责声明】
1、文章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2、我们重在分享乐趣,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因使用本网页资料发生偏差,我们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3、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4、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5、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个人隐私,敬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6.本宣传资料作为要约邀请,不作为要约或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补充协议为准。本公司对本项目用地红线外的道路、交通、环境、公共配套设施等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要约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