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属于中国软件业,这是去年年底业界公认的观点。软件外包产业的巨大市场和中国软件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使业界把希望寄托于软件外包业。
2003年的中国软件外包界动作频频:先是澳门新葡萄新京与日本富士电机株式会社在杭州就对日软件出口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分别在东京和杭州创办两家合资公司,开展大规模对日软件出口业务;接着,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唐骏在成都召开的软件峰会上宣布,微软与国家发改委逾60亿元框架协议中,正酝酿在中国推进大规模的软件外包业务,将选择成都作为实施“软件外包”战略的首家试点城市;不久前,北京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中讯软件集团公司继接受NEC注资后再一次接受了联想投资公司总额超过2400万港币的大规模注资,得以更好地拓展软件外包业务。
目前,即使国内的软件出口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大连、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的软件外包业务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致命的诱惑
项目外包,是一个早已被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普遍接受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战略选择。但目前,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个崭新的观念而达成外包战略合作意向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而嗅觉敏锐、反应灵敏的软件类企业,早将其定为下一步“抢食”的目标。
据了解,目前,软件外包出口已成为国内软件企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外包如何具有这样致命的诱惑力?业内人士透露,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软件外包市场巨大。据统计,去年仅北美市场,包括软件开发,外包和采购在内的投入就在1140亿美元。目前,印度是软件外包最大市场。有报道说去年印度软件外包收入39亿美元。到2010年,印度要创造80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收入。对于如此巨大的市场,中国软件企业没有理由不参与。
其次,“外包”生意市场不仅很大,同时也很稳定,利润空间较国内软件销售丰厚很多。据了解,一般的软件外包项目的利润在20%-30%,这对于竞争残酷的国内软件市场来说,已经是比较满意的了。
此外,软件外包可以促进软件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开发能力。因为在做一个软件外包的时候,还需要争取客户、市场调查、管理等方面业务的配合。所以要发展外包,公司就需要市场调查、财务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总的来说,搞软件出口外包不仅仅只是赚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其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国内软件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和国外交流,不断地向他们学习先进技术,才可以追上国际趋势。软件外包正是中国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途径。企业通过软件外包,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跟上软件的国际发展潮流。
现实中的痛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规模约为144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占70%,欧洲市场占15%,其他地区则占15%。软件外包是一块巨大的利润市场毫无疑问。
我们的邻国印度已经成了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软件业收益在2001年3月达到86亿美元,软件出口也达到63亿美元,印度政府预计,2005年软件出口有可能会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预计到2008年软件外包将会为印度人提供22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而吸引投资规模将会达到50亿美元。《纽约时报》在2002年曾经对中国软件的出口能力做过预计:中国将在5-10年的时间内挤下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2006年,中国希望自己的软件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
中国软件总额占全球1%的比例,这1%,是中国有资格做软件出口的重要基石。但即便中国真的跻身软件出口大国,中国人就敢说MadeInChina的软件可以不败,中国软件企业可以畅行全球吗?中国软件外包的现状究竟如何?
有关专家认为,国内软件企业数量虽多,但大部分规模较小,国内一些通用软件厂商虽然品牌很大,但业务收益却无法提升。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追求短期利益的功利趋向十分明显,面对具有明显市场机遇的产品便会蜂拥而上,集成业务热时就做集成,企业信息化大潮中就抢企业级用户,而对有开发或市场开拓难度的产品则退避三舍,这导致产品种类单一,低水平竞争和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不利于软件公司的长期性战略发展。这恰恰是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最痛处。 近年来,国内的软件出口逐年上升,但70%左右是对日本,接欧美国家的外包单一直比较困难,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内软件产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不高。
专家指出,欧美项目合同多在高层签订,对日软件外包的项目合同则往往是在系统低层,甚至在最底层签订的,非常类似传统制造业的“订单”,对国内软件产业纯粹是“体力上”的帮助。软件外包讲究的是低成本和高质量,管理比技术重要得多,而国内软件开发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外包对软件企业管理水平、维护能力,以及商务、法律的国际接轨都有相当的要求。而我国软件企业相对松散,质量管理也处于弱势,很多还是作坊式的研发。所以目前软件外包,只能说是一种赢利模式,就好像工厂机器化生产的产品比手工作坊的成本要低很多一样,国外厂商把工作包给国内企业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开发成本低,这就决定了软件外包利润空间有限。
“外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无可厚非,软件外包对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国外消费者的水平比国内的高,他们会提出非常像样的需求,中国软件企业在完成他们的业务要求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学到新的东西,得以提高自身水平。
但是,中国软件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软件出口并不是中国软件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杀手锏”,它也无助于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最终解决。正如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指出印度软件出口的局限性一样,2001年在全球软件总额中,印度只占1.6%,与第一位的美国(占42%)相差极大,也远不及欧盟及日本。印度的“软件出口”主要是为美国软件公司进行加工,而加工者一般不拥有最终的软件产品和知识产权,因此这种“软件出口”不是产品和知识产权的出口而是软件劳务的出口。印度的软件工厂仅是做软件开发中的部分工作,是一种“软件代工业”。
因此,独立自主的开发软件产品是提高我国软件技术水平的关键。有关专家指出,国家信息化离不开自主的软件业发展,我们现在的国内开发商还不足以满足我们自己市场的需要,远不能开发出满足我们自己的产品。如果不下力气发展独立自主的软件产业,就等于用别人的砖盖自己的楼,楼能不能盖好,全部要看别人肯不肯给你提供砖。
目前,中国的软件产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好年份,能否得到一个好收成,关键要看软件企业能不能走出去,成功抢夺全球99%的市场。因此,“软件外包”是大势所趋。通过外包,国内软件企业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锻炼队伍,增加和国际市场的交流。特别是在软件发展初期,企业比较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分工合作可以避开风险,抓住机会生存下来。“软件外包”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剂不可缺少的催化剂但不会是包治百病的“仙药”。
上一篇:挑动服务器的市场音符
下一篇:IT资本运作活跃